第51章第51章计划
这边还没等谢琼和赵惟城说话,坐在一旁的惠婉倩听完丈夫这番话已经看不过去了,毫不客气斥道:“臭脾气,把你惯上天了,人家准备这么久的商业计划书,还特意登门过来拜访你,你看都不看就拒绝,哪有这个道理,懂不懂礼貌。”
她直接把谢琼手里的计划书拿了过来,掀开一页摆到梅利民面前,“给我一字一字仔细看,不准糊弄。”
梅利民看向坐在对面的夫妻俩,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,尴尬抓了抓脸皮,索性听话低头认真看了起来。
谢琼松了一口气,对惠婉倩露出了感激的笑容。
梅利民算是他们的长辈,如果没有蕙婉倩站出来说话,谢琼和赵惟城还真不好勉强。
骂也骂完了,蕙婉倩柔声解释道:“你们俩也别介意,他从机械厂离了职以后,心理状态一直不太好。”
蕙婉倩给了台阶,谢琼也就顺势下来了,主动说:“我确实生意刚起步,对此也没经验,大哥不相信我们也能理解。”
梅利民看在妻子的面子上本来打算随便看一遍就算完成任务了,谁知计划书第一页读几句他就沉浸其中了,谢琼这份商业计划书整体写得非常用心,简明扼要,落于实处,没有半点不实用的内容,甚至比他之前做的外贸计划书要优秀,未来三年内公司该怎么走也都提前规划到了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他在看的时候,蕙婉倩努力找着话题和夫妻俩聊天,翻到最后一页,就在他们三个人都以为他要结束的时候,梅利民忽然站了起来,去书房拿了纸笔回来,对照着谢琼的计划书,在纸上写了起来。
聊天过程中,谢琼和赵惟城也在偷偷观察梅利民,一看他这架势,感觉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果不其然,没一会儿,笔声停了,梅利民放下钢笔,看向谢琼,轻声道:“很优秀的一份商业计划书,我看了很心动,也想加入到你的团队。”
谢琼眼睛眨了眨,终于放松笑了出来,“太好了!”
梅利民忙打住,“先别激动,听听我的条件再决定,我想当经理的同时也是你的合伙人,不要工资,我们三七分,你七我三,怎么样?”
他留了余地,本来想提议六四分成,后来想想觉得谢琼肯定不会同意,三七应该是最大的让步了。
这样一来,谢琼虽然还是公司最大的掌权者,但却不是唯一的老板了。
梅利民这个提议有利有弊,如果她同意的话,他肯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利益,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。但同时,梅利民年龄大资历又深,身上自带长辈属性,谢琼比他小这么多,又是第一次创业,即使在分成上有四成的差距,未来也难免不会形成两方制约的局面,假以时日,权力压过她,间接架空谢琼也不是不可能。
这是一步危棋,就是赌她敢不敢,谢琼犹豫不决,桌上其他三人也都沉默了,等着她回答。
谢琼想了几分钟,最终下定了决心,表情坚定道:“虽然我很想您能来工作,但三七分成真的不行,这个分成比例我来说太危险,二八我倒是可以考虑,我八你二,希望您能理解,我必须要确保在公司的绝对性权威。”
“二八分成是底线,不可能让步,否则我们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。”
梅利民没想到三七她都不愿意,甚至又降了一成,二八这个比例对他来说实在太低了,如果谢琼生意失败,他可能血本无归。
梅利民皱眉,关于要不要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,他陷入了沉沉的思考,蕙婉倩在桌下用腿碰了下他的腿,跟谢琼争取:“小琼啊,虽然咱们两家没有血缘关系,但也算是半个亲戚,两家人认识二十多年了,知根知底,你梅大哥可以说是看着惟城长大的,我们家什么情况你们也清楚,你大哥什么人也了解,什么能力也知道。他可是正规的石油大学毕业的,刚毕业就进了动力机械厂,从一个小科员慢慢走到科长的位置,这么多年没犯过什么错,还好几次拿到过优秀奖章。”
“服装生意要想做大,光靠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,早晚要找个合伙人,如果你们连他都信不过的话,其他人就更难相信了,你说是不是?”
“合伙人要承担的风险与利益并存,我觉得三七很合理,你再想想?”
谢琼不打算让步,为难道:“大嫂,你误会我意思了,我不是信不过,也不是不相信大哥的能力,实在是我这边第一次创业,总要事事小心点,谨慎行事。”
梅利民想到了谢琼的计划书,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她赌一把,不再犹豫,“成交,二八就二八。”
谢琼一颗心落了地,站起来笑容满面冲他伸出手,“合作愉快,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。”
梅利民也道:“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,你这么相信我,以后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干,无论发生什么,我绝对跟你站在同一战线,坚决拥护支持你的政策。”
梅利民是她长辈,要他低头这般向谢琼表忠心按理说肯定会有不舒服的地方,可他态度坦坦荡荡,语调自然,丝毫没有表现出来。
谢琼听了整个人瞬间舒坦了,感慨梅利民不愧是有近二十年国企工作经验的老油条,这段位简直比郭延飞还高,这么快就猜出她心里最在意的是什么,及时表态。
这样的人,即使不给她工作,有这样的手段,哪怕自己出来创业,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好,至少当下,谢琼感谢他愿意过来给自己工作,动力机械厂是平原油田大厂,梅利民在销售科工作多年,无论是结识的人脉还是经验都远非谢琼能比,有了他的帮助,绝对是如虎添翼,能给谢琼省下不少心。
因而谢琼也乐意给她面子,谦虚道:“客气了,您是长辈,以后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,还请指正。”
她看向梅利民刚才做好的笔记,“现在我可以看您做了什么笔记吗?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
梅利民点头,把写了半页纸的笔记递给她,“我粗略看了下,你的商业计划书写得不错,但预设的情况太理想了,想当然把竞争对手笼统概括为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,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城市,平州市石油城市的定位在这摆着,外资企业基本不可能有生存的土壤;私企的话,我看你里面列出了两家,长远来看,这两家应该也成不了大气候。”
“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是被你忽略的国营服装厂,平州市目前有三家国营服装厂,我建议你再去详细了解一下这三家国营服装厂,尽量做到差异化设计。我知道现在不少私营企业发展很好,生产效率高,使用设备也先进,相对来说国企处境危险,但关乎上千上万名职工的生计,油田上不会任由这些企业破产倒闭,一定会展开各种自救活动。”
“你定下的生产计划数额太高了,我建议最好是缩减三分之一,这个时候安全为上,不要跟国企硬碰硬,稳扎稳打避其锋芒,慢慢来,一口吃不成大胖子。”
梅利民说得隐晦,谢琼马上听出了话外之音,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她郑重点了点头,“好的,设计和生产方面,我回去再好好研究下,尽快修改。”
“平州市跟石油相关的产业效益都比较稳定,你在采油厂工作,所以可能还意识不到现在国企跟私企之间的矛盾有多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