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以前的傅星徽必须得不断地去拍戏,并且接戏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剧本的商业价值,而不是他个人的喜好。
“感觉傅老师现在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。”导演评价道。
纪朗点了点头,“现在对他来说,拍戏比起说是‘工作’,倒更像是‘爱好’了。”
他玩笑道:“上次他还说要报个班去学写歌。”
“那你觉得傅老师进组会影响你们两个的感情吗?”导演问。
“还好,他一般拍一个戏三个月左右,然后就会回来陪我待一段时间,”纪朗说,“其实肯定是希望能多点时间待在一起的,但是更希望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“那等你读完博回国会经常去探班吗?”
“导演要是不嫌弃,我也可以自费住组里。”纪朗调侃道。
傅星徽下来的时候恰好听到他在打着进驻剧组的小算盘,接了句:“干脆你去应聘导演助理吧。”
纪朗笑着把专门放在保温桶里的烧麦拿出来递给他,“快吃,还是热的。”
傅星徽接过烧麦坐到他身边,一边吃一边听着他和导演聊。
“那朗哥以后还会自己演戏吗?”
“等毕业了如果有合适的剧本应该会演。”
“现在是学业太重没时间?”
纪朗停顿了一会儿道:“确实比较忙。”
大概是察觉到了纪朗那一瞬间的犹豫,导演明显还想再追问几句,傅星徽却开口替他解释道:“学业忙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他觉得我们两个公开还没几年,都在幕前的话,会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讨论,等他毕业之后,可能大家慢慢更接受了,他再考虑要不要做幕前的工作。”
导演了然地“哦”了一声,“那我可以问一下两位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公开吗?”他斟酌措辞道,“毕竟现在看来,或许隐瞒恋情会更好。”
“因为哥不想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去欺骗粉丝,”纪朗说,“他觉得应该给他的影迷朋友,尤其是那些陪伴了他十多年的粉丝一个交代。”
傅星徽是爱豆出道,他从小在公司接收到的观念都是要尊重粉丝,所以后来哪怕他改行成了演员,甚至影迷也远多过于粉丝,他也依然坚持这一点。
无论喜欢他的那些人对他的感情是接受也好,不接受也罢,在他可以去处理和面对这些舆论的情况下,坦白比欺骗更合适。
“另外……”纪朗说,“他应该也是为了让我安心吧。”
就像两枚齿轮总是要反复摩擦后才能更丝滑的运转,大概所有的恋人都要经历一些磨合,才能达到一个最舒适的状态。
他们两个在一起的第一年矛盾并不少,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各种习惯,少不了有些分歧,加上两人作为制片人和出品方合作拍摄《盛年2》,在各种工作的进行中,也容易产生不同的观念。
十来年的暗恋和重逢后傅星徽犹豫的态度,让纪朗早就做好了长久追求的准备,傅星徽猝不及防地提出恋爱,让纪朗在欣喜之余,也产生了很多患得患失的情绪。
尽管傅星徽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,从来没有说过选择顶着压力公开恋情和他有关,但这并不代表纪朗不能从中品出傅星徽那安静却深厚的爱意。
“那傅老师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之后,自己有什么最大的改变吗?”
听到导演的问题逐渐走心,纪朗忍不住揶揄道:“你不走制造矛盾的路线,该走温情路线了?”
导演认真道:“也不失为一种做综艺的方法。”
“他应该没什么改变,”纪朗扫了一眼傅星徽让烧麦填满的腮帮子,替他答道,“就是吃得更好了,睡得更香了,没工作的时候竟然也会赖床了。”
导演听纪朗说完,默默道:“我最近也考古了一些Pluto时期的采访,发现以前傅老师好像都是代表团队发言比较多的那个,怎么现在傅老师的问题都是纪哥帮忙答了?”
傅星徽悠闲地吃着烧麦,闻言反问道:“他答的不好吗?”
导演看着眼前一对明显关系亲近的恋人,脑袋里灵光一闪,忽然就想明白了傅星徽如今的松弛来源于哪里。
他看起来有些感触,沉默片刻后,他放下台本,对傅星徽道:“但是下一个问题必须我们傅老师来回答好不好。”
“你说。”
“其实我也是《盛年》的影迷,”导演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,“我有个私人的问题想请问傅老师,我记得那时候,很多网友觉得时钊就是小太阳,给了徐晟南很多的能量和温暖,那请问朗哥本人对你来说……也是‘小太阳’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