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5章
他微微停顿,目光沉稳地看向太子标,“我大明要想让安南彻底安稳下来,就必须要改变当地子民的文化习惯,让他们从心里认同他们是大明人,而不是看待我大明是入侵者。大明若想彻底解决安南的隐患,首先要在交趾部署大军,随时能够压制心怀不轨者;其次要在交趾推行教化,让其忘掉自己的语言,改说我大明之语言,写我大明之文字。”
李祺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比划着手势,“只要这一步做成了,那等个两三代人过去,基本上就成了只知我大明而不知安南,到了这个时候我大明才算是真正掌控了交趾。届时便可尝试着将云贵等地的将土官慢慢改成流官,改土归流才能真正地将整个西南之地纳入大明的治下,不然终归是羁縻而已。”他稍作停顿,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,然后笑道:“不过现在,咱们可以做一项名垂千古的大事!”
太子标闻言,原本忧虑的脸上顿时神情一喜,眼睛亮了起来,立刻追问道:“文和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“就两个字,修路!”李祺嘴角微微上扬,轻笑道。
“修路?”太子标一脸疑惑,眼睛瞪得大大的,“修什么路?”
“修一条从金陵帝都到交趾升龙城的水泥路!”
“???”
“修路?”太子标若有所思,微微低下头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沉吟不已。毕竟老朱家从朱元璋开始,就一直重视驿站驿路。
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,立刻就在前朝基础之上大力修缮驿路,开辟了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十条水陆大通道,在各水陆大通道上设置驿站、递运所、急递铺,建成了完备的驿递系统。
这使得大明帝都南京具备了十分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,人称“金陵绾毂两畿,辐辏四海”。
其实驿路的重要性,太子标也能够理解。“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,故虽殊方绝域,不可无也。”要是没有四通八达的便利驿道,朝廷政令根本都下发不到地方,更别提地方依据朝廷政策布政了。
李祺点了点头,神色变得郑重起来,沉声道:“没错,要致富先修路!”他向前走了两步,转身面对太子标,“既然国库有盈余,不妨将大明各道州县之间的主干道全部都用水泥重修一次,再将其连接起来修一条从南京直达升龙城的主干道路,这对大明社稷的巩固有大用。”
大明朝廷现在国库确实有盈余,至少短时间内如此,靠着东海贸易每年收取的关税商税都是个天文数字,难道就任由这些财富堆积在仓库里面吃灰不成?
“修路很重要,标哥你也看到了,天津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北方巨镇的,除了东海贸易外,畅通的水泥路也带给了天津发展的契机!”
“试想一下,若有一条水泥路从金陵直通升龙,那还怕交趾与大明不能融合吗?”